xm官网注册

“DeepSeek们”冲击金融职场(2025年02月20日)

XM

DeepSeek系列模型已经在众多金融机构内进行业务本地化实践,银行、券商 、公募基金等都在近期纷纷官宣接入该模型 。

在投研领域 ,DeepSeek已经展现出变革价值,中信证券就在近日发布了由DeepSeek模型助力生产的研究报告。显而易见的是,技术冲击下的金融行业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这一趋势也影响着金融行业的人员结构调整和就业选择。

一名专注金融领域的猎头告诉时代财经,今年金融行业的整体招聘行情有所转冷,不少人员也降低了跳槽频率 ,机构所释放的岗位同样减少 ,且整体年包较过往出现一定程度收缩 。但技术相关的岗位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相较传统金融行业背景的人选,复合背景更受重视 ,需求量也有所提升。

在校招方面,过去被金融毕业生重点关注的券商和买方岗位今年有所缩减,尤其是过去最受高学历学生青睐的投行已经“没落” ,部分金融毕业生的选择开始趋向稳定,进入银行成了不少应届生的首选,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转行 ,不再从事金融行业。

一名华南211高校的金融硕士王杰(化名)表示,“自己目前只拿到了某银行总行的offer,同班同学也有不少选择了银行 。以前金融专业毕业进银行是最后的选择 ,但今年大家都觉得有银行选择已经很不错了 。 ”

一、接受与适应

“跨考金融专业研究生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会这样,”王杰告诉时代财经。

他是今年应届毕业的金融研究生 ,2年前 ,他从武汉一所理工高校跨考华南某211大学金融专业硕士。提到为何做此选择,王杰表示,“我本科是学化学的 ,当初在填报专业的时候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毕业后发现对相关工作不感兴趣 。”

“当时考金融也是觉得这个行业收入高,但今年的情况确实出乎意料。 ”王杰提到 ,从去年秋招开始,自己的焦虑情绪持续了长达半年左右,“我一度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 ,向有意向的券商研究所和买方研究岗位投了简历,都石沉大海,好在春招拿到了2家银行的offer ,都是总行的管培生,有了选择之后焦虑也缓解了一些。”

王杰并非孤例,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打乱了妮妮(化名)的规划 。自从考入某TOP5高校金融专业之后 ,她就给自己规划了一条理想化的道路。

从大一假期就开始实习 ,四大、买方 、卖方等诸多岗位她都尝试过,“我希望能体会一下每个岗位是什么感觉再就业,曾经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光鲜靓丽的投行lady ,穿上好看的套装全世界穿梭,没想到,等我今年毕业投行都成了夕阳行业 ,世界变化太快了。”

妮妮说,她现在才认识到金融行业的周期,“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才最是深刻 ,一向对自己严苛也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我现在什么公司都去面试,决定拿到offer之后能去哪里去哪里 。 ”

妮妮告诉时代财经 ,她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都太过苛求自己,认为通过规划能战胜绝大多数不确定性 ,现在才发现自己学会了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也懂得了人生的机遇。

她透露,DeepSeek梁文锋的采访片段曝光后,她已经开始学习编程 ,并表示,如果有金融科技的新机会,或许自己会选择更有挑战的方向进行探索 ,她说,“我这名三好学生学到了步入社会的第一课,接受与顺应。 ”

二、实习导师们也在焦虑

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像一阵旋风吹过 ,改变了很多行业的方向 。

“其实早在DeepSeek还没正式爆火之前,我们已经在进行很多AIGC相关技术的搭建了。经过3年实践后,在文本解析方面的工作效率提升显著 ,也有一些头部大厂做了一些AI算法,在债券交易上应用也挺广泛,但整体来说 ,对业绩的影响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名上海的金融IT从业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 。

DeepSeek爆火之后 ,在金融行业的业务应用层面也立马落地 。

日前,中信证券发布了一份用DeepSeek解码2715份季报后得出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 ,“借助DeepSeek我们得以系统性地分析不同类型基金经理的市场观点差异以及偏好差异,基本涵盖了市场主流投资思路,而传统上只分析明星基金经理的做法则存在局限性。”

基于业绩、规模 、资历 、地区四个维度 ,中信证券研究所将2亿以上规模主动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分为12类,并分别投喂2715份2024年四季度基金报告给DeepSeek R1模型,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Prompt包括政策宏观、市场环境、行业主题和个人评价四方面的19个问题 。

技术的冲击也导致卖方分析师焦虑加重 ,一些毕业生也在思考如何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王奇(化名)是在华南某券商卖方研究所实习的应届毕业生,“最近公司导师都在讨论DeepSeek会不会导致研究员失业,现在一些数据搜集 、文案整理的工作都会通过DeepSeek完成 ,以前这些‘dirty work’都是实习生来做。 ”

王奇还向时代财经透露了自己的求职历程,因为没有面上券商研究所,他甚至自我怀疑了一段时间 ,现在看着实习导师们也如此焦虑未来 ,好像也就释怀了 。至于未来,他说,“先看能做什么吧。”

一同被改变的 ,还有业态。在与客户联系更紧密的智能投顾方面,反应快的券商已抢先布局 。

2024年,华泰证券就率先与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合作推出“华泰股市助手” ,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智能投顾了解到最近的市场数据、资金流向等。但与金融行业强监管的原则相应,在提及投资策略等,券商AI助手也已经优化了相关算法 ,无法直接提供买卖建议。

三、金融人的新困局

随着技术的发展,AI相关行业成为“造富王者 ”,曾经站在金字塔尖的金融人身价不如从前 。

时代财经搜索到一则招聘启事 ,某杭州的顶级大模型公司最高月薪26万元广纳贤才,在如此高的月薪下,还给出24薪的超高待遇。如按封顶薪资估计 ,一年税前收入可达六百多万。曾几何时 ,业内盛传基金经理的年薪为百万甚至千万 。

截图来源:Boss直聘

不断迭代升级是技术时代的唯一宿命,金融人不得不面对这场冲击 。

“IT的重要性好像愈加明显了,近期公司一名85后IT人员晋升了高级管理 ,这在过去是非常少见的,”一名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告诉时代财经。

从金融猎头的反馈来看,尽管今年金融行业年包薪酬整体多有缩减 ,但某些领域的预算还是相对充裕,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投研 、量化等传统金融业务也会需要一些有技术背景的人才 ,“直观地说,传统金融专业学历似乎是有些贬值的。”上述猎头提到 。

金字塔尖似乎也有回归平凡的一天,过往投行、研究所、买方这些金光闪闪的就业高地 ,今年似乎也不那么热门了。时代财经了解到,不少金融毕业生选择回到银行,小红(化名)和她的男朋友将一同到深圳的银行入职。

为什么回到银行?他们说 ,“如果没有收入作为保障 ,那就选择离资源更近的地方,显然比起其他金融机构,银行的蓄水池作用更为明显 。 ”

但与此时代财经从银行业了解到 ,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推行大堂经理外包制度,“压缩成本是主要的考虑,外包人员由外包公司统一管理 ,对于公司的管理压力和成本都有好处。”

时代财经在招聘网站搜索到一则银行大堂经理(外包)的招聘信息,仅要求大专学历,主要负责在支行驻点 ,代发企业开发潜在客户,协助支行大堂小指标工作,收入方面综合底薪 、核卡奖励、商品佣金及补贴等几方面能给到6000元~15000元的区间。

截图来源:boss直聘

行业的变化加剧 ,技术冲击下传统金融人危机愈加明显 。一名券商从业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尽管自己已经做到公司头部的销售名次,但据说降薪是不分级别的 ,甚至头部的人员很可能降幅更大 ,不焦虑也是不可能的,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困局随时都在,只有变化才是不变 ,上述从业人士感叹道。